实验室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为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吉林高质量发展提供科研和智力支撑。近5年重要研究成果与进展如下:
(1) 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围绕伊通河和辽河流域环境整治构建了生态景观-亲水型河流一体化生态工程技术体系,形成了适用于寒区的流域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及工程示范;针对北方农业面源污染,研发人工湿地、植物多样性等高效生态修复技术,为北方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该方向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文章83篇,授权发明专利43件,参编国家和地方标准2项。
(2) 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首次在国内提出适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生物强化处理、污泥资源化技术体系。构建了适合于寒冷地区的交替复合式缺氧好氧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开发了生物活性复合填料污水强化处理技术,创新了北方地区污泥好氧堆肥及资源化技术。该方向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文章135篇,授权发明专利52件,参编国家和地方标准2项。
(3)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针对北方寒冷地区水质特点,围绕城市水源、给水处理和管网输配的一系列供水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问题,开展了全程跟踪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研究,在微污染饮用水质净化技术、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水源污染物的高效快速检测分析方法、水源地污染沉积物原位修复技术、高效水处理药剂的开发和供水管网的安全与输配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方向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论文157篇,授权发明专利46件,参编国家和地方标准2项。
(4) 清洁能源开发与低碳利用:面向“双碳”目标,开展了严寒地区地热能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研究,首次揭示了严寒地区中深层地热强化换热机理,为严寒地区供暖节能降碳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进行了生物质资源化、能源化等相关研究,相关成果已进行产业化推广;开展了“陆上风光三峡”清洁能源产业协同组织模式研究,为政府献策建言。该方向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2篇,授权发明专利41件,参编国家和地方标准5项。
实验室在针对国家生态保护的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产生明显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